匯聚僑智 助力共富 34位高層次留學歸國人才為浦江發展獻策賦能
11月17日上午,“之江同心 ·2022 高層次留學回國人才為國服務志愿團”走進浦江建言獻策座談會召開。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姚君明,浦江縣委副書記、代縣長胡作滔,省僑聯經濟科技部部長俞根君出席會議并作講話。浦江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應玉明主持。浦江縣相關單位、鄉鎮和企業負責人及志愿團專家們共同參加會議。
據悉,“為國服務志愿團”活動是省僑聯引領高層次海歸人才發揮僑智僑力、助推浙江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特色品牌。自2008年開始,“志愿團”已為全省15個縣(市、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此次在浦江舉辦的“志愿團”活動,突出“申遺+共富”主題,集結了來自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財經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14所高校的34位教授、博導、博士,涵蓋產業經濟、智能制造、城鄉規劃、生物工程、鄉村旅游、食品科學、環境藝術等多個領域。
“走了三家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需求,就是人才,這制約了企業發展的瓶頸。為此,我建議縣委縣政府可將此次參加活動的專家學者納入浦江專家庫,并加強與專家的互動溝通,構建一個長期的產學研合作平臺,彌補企業人才稀缺問題”“水晶作為浦江三大傳統產業之一,下一步要加強產品的研發和扶持力度,擴大浦江水晶的知名度”“直播經濟、電商產業熱度不減,要加大對主播、網紅的培養力度,可進一步打造主播經濟品牌”“我研究新材料,通過走訪和調研企業,我對企業‘一見鐘情’,希望能和企業有進一步的對接”……在建言獻策會上,30余位專家們圍繞浦江的人才引育、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數字化改革等11個課題,分別從各自研究領域和專業角度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建議。
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姚君明對志愿團各位專家的辛勤付出和智慧成果表示衷心感謝,并就此次志愿者活動進行了總結回顧。姚君明指出,僑聯組織一手托著“金鳳凰”,一手連著“梧桐樹”,在團結引導僑界人才助力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著橋梁紐帶作用。志愿團成員要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站高謀遠、建言賦能、協同聚力”的要求,充分發揮僑界智力資源密集優勢,持續做好與地方政府、企業的對接交流,把脈問診、精準破題,真正把志愿團服務的優良傳統發揚好,把志愿團服務做法經驗總結好,把志愿團服務成果轉化好,以實際成效助力浦江高質量發展,為推動全省“兩個先行”發展大局貢獻僑界力量。
浦江縣委副書記、代縣長胡作滔充分肯定了專家學者的調研成果,并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各位留學回國人才的辛勤付出表示真摯感謝。要求全縣各有關部門、鄉鎮(街道)和企業以此次座談為契機,主動學習專家學者治學嚴謹、調研務實的工作作風,認真吸取和研究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加快推動成果轉化,為浦江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注入高質量源頭活水。
省僑聯經濟科技部部長俞根君從“大浦江文化、大發展戰略、大統戰格局、大項目落地、大合作共贏”五個方面總結了本次志愿團活動的意義,并和與會專家分享了此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活動期間,志愿團分為11組,與浦江縣經商局、教育局、科技局、人社局、文旅局、農業農村局等相關職能單位展開充分對接,走入鄉鎮村舍、走進企業車間、走上田間地頭,開展座談交流、現場考察、調研走訪,用赤誠的熱情、專業的水平,深入分析浦江經濟發展特點、產業布局以及發展模式,精準把脈問診,為浦江未來的發展找準風口。
供稿鄭海光